"福州人也有自己的原創歌曲了"-福州語歌曲創作始末

資料來源:人民網

2007年11月15日10:46

  11月11日晚,在第九屆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懇親大會期間,一臺地地道道的福州語歌曲晚會熱鬧舉行,說福州的事、唱福州語的歌曲,是這台晚會的主旋律。來自祖國大陸、台灣和馬來西亞的演唱者用他們不太熟練的福州話,唱福州語歌曲,同來自世界各地的福州人溝通感情,共敘鄉情。

  《福州,我的故鄉》《告一聲老家》《七遛八遛,還是福州》等一首首福州語歌曲給福州觀眾帶來了一場家鄉話的視聽盛宴。

  源於一次感觸

  “福州語歌曲系統創作這還是第一次,作為福州人,有幸參與我覺得很榮幸,以後,福州人也有自己的原創歌曲了。”福州語歌曲創作徵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黃國敏興奮地說。

  提起舉辦福州語歌曲創作的創意,黃國敏笑著告訴我們說那是世紀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先生的一次偶然感觸。2004年,首屆閩商大會在福州召開,省領導宴請21位華僑華人代表,席間,一位省領導提議大家不妨唱唱歌活躍活躍氣氛。在唱了10多首閩南語歌曲後,有人問,為什麼沒有人唱福州歌呢?沒想到,這個建議給黃如論出了個大難題:雖然福州語作為一種方言歷史久遠,但並沒有一首完整的福州語歌曲流傳至今。黃如論急中生智,硬是將《榕樹下》譯成福州語聲情並茂地演唱下來。唱完後許多人紛紛稱讚,說原來福州語唱歌也那麼好聽,那麼有味道!

  得到靈感的黃如論就一直琢磨著,閩南語歌曲有自己的原創,通過閩南語歌曲的傳唱不僅對保護閩南語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凝聚了閩南人的心,於是黃如論覺得創作福州語歌曲,不僅是當代福州人的使命,也是時代的感召,更是福州鄉親心靈的呼喚。於是,去年年初,黃如論在北京找到同為福州人的中央電視台原文藝中心主任、著名導演、詞作家鄒友開,邀請他出任福州語歌曲藝術總監,鄒友開欣然接受邀請。

  2006年12月11日,黃如論提筆撰寫了《關於創作福州語歌曲的倡議書》。他在倡議書中寫道:“全世界講福州語的華人們,都要用自己的鄉音,歌唱我們的歷史、文化、山水、風物、人情和時尚。”一石激起千層浪,倡議書立刻得到各級政府、音樂工作者以及廣大民眾的熱烈回應和支持。

  2007年1月4日,福州語歌曲創作徵集委員會成立,拉開了福州語歌曲創作、徵集的序幕。

  唱出地道“虎糾”歌

  “福州語歌曲是一片空白,沒有可以借鑒的,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已記不清開了多少次研討會了。”黃國敏介紹,福州語歌曲創作第一重困難是作詞、作曲。現在的福州話中,有一部分是普通話翻譯成的,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作曲方面,福州的音樂元素與現代歌曲的音樂元素有很大區別,特別是過門和韻調。

  倡議書發出後,原福建電視台文藝中心主任史宗毅和愛人興奮極了,兩個人分工,一個找朋友一起寫歌詞,一個填曲。“這是一個挑戰,當時我想既然是福州語歌曲,就要展示福州特色,於是我填曲時加入了閩劇。”史宗毅填曲時改了又改,在家裡一遍一遍地哼唱,還拉來不少朋友聽自己唱,直到滿意為止。

  歌曲的錄音製作並不難,但要錄福州語歌曲,卻是困難重重,除了要過詞曲關外,還有一關就是找歌手。“知名歌手都是外地人,他們不懂福州話,有許多歌手說‘福州語比外語還難,簡直就是外星語。’”如何讓歌手們唱出地道的福州語?福州語歌曲創作徵集委員會想盡了一切辦法,最後決定派人前往北京糾正歌手們的發音,史宗毅成了其中一員。

  “‘虎糾(福州)’歌背後有許多故事。前期我們已經把樣本給了歌手,他們為了能唱好自己手中的‘虎糾’歌,做了大量的發音糾正,我們到北京後主要就是糾正腔調、發音,應該說比我們想像的要順利。”史宗毅說。

  台灣歌手張帝唱的是《莫生氣》,為了這首歌他特意放下手中的事趕到北京。張帝是台灣人,會講閩南話,史宗毅原以為張帝唱福州歌應該還不錯,沒想到許多發音和腔調都不對。“我們就一字一字地給他糾正,有時候一個字糾正幾百遍,張帝學得很認真,每次都認真地標註,但錄製時,他常常唱著唱著又回到自己的音調去了。張帝這首歌錄製了七八個小時。”

  馬來西亞歌手李茂山唱的是《八月十五》,為了唱出歌曲中蘊含的情感,李茂山反復琢磨,不僅發音準確,而且情感表達十分到位。史宗毅記得很清楚,李茂山錄製完《八月十五》,他們聽了都覺得滿意,但李茂山發現有句歌詞唱得不是很好,就自己又跑到錄音棚修改。

  蔣大為為了學福州話,特意請了一個“老福州”當老師,將福州語歌曲中的詞錄制下來,天天在家聽錄音。來福州拍攝MTV時,他還不時與當地群眾交流。

  ……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創作徵集了300多首福州語原創歌曲,其中25首歌曲出版了CD專輯,17首拍成MTV,並出版了DVD專輯。這26首CD歌曲,既有福州作曲家創作的,也有來自北京的我國著名作曲家付林、孟慶雲、戚建波、張卓婭、浮克等創作的,17首MTV作品絕大多數是邀請來自北京的著名歌唱家和著名歌星用福州語演唱,這在福州的歷史上應該說是空前的。

  三重意義

  “作為重要的文化遺產,我們大家都有保護和傳承福州語言的責任。我們期望所有福州十邑鄉親、仁人志士、精英後賢們,創作傳唱更多更好的福州語歌曲,讓鄉音鄉情世代傳承,綿延不絕,產生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創造出更輝煌的業績。”黃如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福州歷來是八閩首府、省會所在地,福州方言則是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方言目前已成為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為整個閩東地區的代表性方言。

  如此珍貴的語言文化,說到它的傳承卻令人堪憂。史宗毅介紹,現在很多福州生福州長的孩子,已經不會說不會聽福州方言,隨著外地人口的大量涌入,說普通話的人遠遠超過說福州話的人,福州方言的生存環境面臨挑戰,但如果有福州語歌曲傳唱,將激起福州人講福州話的熱潮。

  如今,300萬福州鄉親分佈在世界五大洲,凡有華人的地方都有福州話,都能聽到福州腔。鄉音引鄉情,鄉情聚人心,唱福州歌能激發全世界福州十邑鄉親的愛國愛鄉情節,為故鄉發展建設多做貢獻。

  不僅如此,通過福州語歌曲的傳唱,還可以讓世界更加瞭解福州,提高福州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王鳳山)

  來源:福建日報